▲ 58号试验型、施瓦茨58与58号M型
▲ G-13:听说我要进8级房?
首个设计也叫KW30/50,代表是1950年的产物,车体正面采用了与IS-3类似的箭簇型,铸造炮塔为半球形构造。其正面装甲厚度为65mm,炮盾部分则加强到了惊人的350mm!相较之下,为满足重量限制,其侧后防护不得不削弱到20-40mm的水平。火力计划采用90mm L/62、90mm L/70、105mm L/53、105mm L/60四种火炮之一,且拥有10度俯角以适应瑞士崎岖的山地。机动计划采用一台600hp汽油机,预期单位功率20hp/t,最大时速则为50km/h。
▲ KW30/50的设计图
事实证明,瑞士工程师在估算坦克重量时还是过于乐观了——在30吨级的坦克上整合如此的火力和防护基本是天方夜谭。因此在1952年又推出了更加务实的KW30/52,在这个33吨的设计中,炮塔(含炮盾)的装甲调整到了70mm,车体正面60mm并将首上由箭簇型改为传统的平整型,侧面45mm。发动机更换为迈巴赫600hp柴油机,最大时速降至45km/h。火炮确定为90mm L/63炮,并加装一挺7.5mm同轴机枪。
▲ KW30/52唯一的样车
不过瑞士军方对这个方案依然不满意,在1953年提出应效仿美制巴顿坦克的船型结构以加强车体防护,其结果就是1955-56年间生产出来,并于1957年开始测试的58号坦克首台原型车。相比KW30/52,除开车体上的变化外,它还采用了直径稍小的负重轮,加装了侧裙板,火炮采用一门Model 48式90mm L/60炮并将同轴武器升级为一门20mm布尔勒机关炮,以对抗步兵及轻装甲目标。
▲ 被M47拖曳的58号坦克首台原型车,裙板清晰可见
▲ 拆除裙板并换装20磅炮的2号原型车,目前在博物馆
中颐养天年
▲ 量产型的58号是最接近游戏中的形态,
但它装备的是20磅炮
不难看出,游戏中的“58号试验型”其实糅合了历史上的两台原型车及量产型战车外观和特性的产物。如此一来,关于Pz.58的翻译中为何会出现“试验型”的问题,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?毕竟,没有什么词能更好地描述这种含混不清的状态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